媒体报道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
能就业 易创业 快落户 好安居

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 打造“大学生最友好城市”

文章来源:长江日报 | 发布日期:2017-12-12 | 点击次数:

【大事介绍】

今年10月11日,我市正式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、住房、收入三大新政策,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“零门槛”,率先让大学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%买到安居房、以低于市场价20%租到房,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,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、易创业、快落户、好安居,打造“大学生最友好城市”,确保5年留下100万名大学生。

今年以来,我市先后推出两批共6816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;同时,年内将规划建设面积超过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,为大学生留汉提供更多居住保障。截至11月底,在汉新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达12.24万名,是去年全年的6.8倍。

12月7日晚,“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打造‘大学生最友好城市’”成为2017年度武汉市“二十件大事”。当晚,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湖北大学等在汉高校超过10万名大学生自发通过电视、网络等途径同步观看现场直播。

不少大学生坦言,武汉出台三大新政策打造“大学生最友好城市”实至名归。今年,武汉围绕他们的实际需求“量身定制”了落户、住房、收入三大新政策,让他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对大学生的足够尊重和重视,而留下来好好干就是对暖心政策的最好回应和最走心支持。

“零门槛”“快落户”

让大学毕业生落户人数是去年6倍多

今年2月,武汉创新出台一系列大学生留汉政策,力争5年内将100万名大学生留在武汉。今年10月,武汉正式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、住房、收入三大新政策。其中,在落户方面,率先在全国实行大学生落户“零门槛”,无论本科、专科,只要在40周岁之内,凭大学毕业证即可登记落户,而博士、硕士则不受年龄限制。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,健全完善“快落户”服务体系。

8月4日,“90后”硕士研究生小涂在家里收到邮政快递送来的《准予迁入证明》,成为武汉大学生落户“网上办”成功领到准迁证的第一人;10月16日,31岁的内蒙古包头人王艳在青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手续后,成为留汉大学毕业生新政策出台后落户成功的第一人。

光谷是大学生毕业落户武汉的主要区域,落户人数占全市的1/4。落户新政策出台以来,落户数量激增,半年的大学毕业生落户数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大学毕业生落户总量的10倍。上月,当时还在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排队办理落户手续的鲁阳,如今已成为一名“地道”的武汉人。今年34岁的他,在武汉工作已满10年。由于此前购房面积没达到100平方米,落户成了他的一块心病。他说:“拿到准迁证的那一刻,我的眼泪都出来了。这是我多年的心愿,感谢武汉送给我和家人最好的礼物。”

新政策出台两个月来,长江日报记者多次在东湖高新区、洪山区、硚口区等政务服务中心看到,办理落户手续的大学生几乎天天“井喷”。从新政策实施到11月底,1个多月时间里在武汉办理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超过5万名,这一数字仍以每天2000人至3000人的规模持续增长。

为让大学生毕业落户“少跑腿、少证明、少排队”,各区户政窗口加派人手,延长上班时间,业务量平均比以往增长3倍。为落实“快落户”,各区公安分局各显神通。在东湖高新区,半数大学毕业生通过“光谷落户直通车”提交落户申请和电子版材料;在武昌区,户政窗口增设预审岗,原先在窗口办理手续需要12—15分钟,增设岗位后仅需3—5分钟,极大地提高了办理效率;在洪山区,高校户口管理专干、辖区重点企业通过“户政交流”微信群,指导办理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走网上通道,提供上门服务;硚口区则打造全省首个大学生落户视频审核平台——“大学生落户咨询平台”,可远程查看留汉大学毕业生的落户审核材料……

此外,落户新政策的实施就像催化剂,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质人才留汉落户热潮。如今,博士、硕士月均落户量上升超过八成。截至11月底,在汉新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达12.24万名,是去年全年的6.8倍。亮眼数据的背后,正是武汉打造“大学生最友好城市”的生动实践。

筹建25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

让大学生安居乐业

伴随落户新政策出台的,还有住房新政策。新政策提到,未来5年,武汉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。其中,大学毕业生安居房85万平方米,大学毕业生租赁房165万平方米。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%买到安居房,以低于市场价20%租到租赁房。

如此大手笔的消息一出,让不少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惊叹。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研二学生朱俊杰说,武汉不光喊“口号”,更是出“实招”。无论是年中交付的人才公寓,还是年底将建的长江青年城,武汉正为大学生们编织一张“安居网”,看得见、摸得着。留在武汉,已是她和同学们内心深处的选择。

为深化落实“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”,今年7月,武汉推出了首批3805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;11月,又发布了第二批3011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,以便为留汉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安居条件。从大学生申请情况来看,截至11月3日,终审通过4777件,其中中心城区3303件。目前,已有1772人入住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租赁房。第二批的投放还有后续加推的房源,完全可以满足留汉大学生居住需求。

湖北大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杜建晖是拿到武昌首批101套人才公寓钥匙的毕业生之一。入住沙湖社区人才公寓近4个月,小杜对这里的生活条件和配套设施相当满意。小杜说,毕业后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,虽然上班较远,但单位的班车每天会定点定时在友谊大道接送,人才公寓优越的地理位置减轻了上班的奔波之苦。同时,周边生活设施齐全,人才公寓的大学生食堂还提供一日三餐,智能预约洗衣机、共享汽车等应有尽有,这种生活质量在毕业前夕压根不敢想象。

记者回访了不少已入住人才公寓的大学毕业生,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、能踏实安心工作成为他们的共识。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家长表示,让孩子选择留在武汉,心甘情愿。因“安居”而“乐业”,武汉在全国做了一个示范。

11月中旬,武汉还出台了住房租赁政策“黄金50条”,无疑给留汉大学生再添新福利。市房管局介绍,9大类50条政策全面涵盖土地规划、金融、住房保障、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。政策红利也惠及大学生,明确在大学生集中就业区域,开发配套完善、宜居宜创、供大学毕业生租住的保障性住房。长江新城内面积超过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即将在年底前开工,计划明年底建成。

10万个以上岗位

助力武汉成为就业“福地”

科教人才一直是武汉独特的创新资源,也是武汉的竞争优势。留住大学生,就留住了未来。当“快落户”“好安居”焐热了大学生的手和脚时,出台收入新政策、开展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,让大学生在武汉“能就业”“易创业”,更是暖了他们的心。

今年8月,武汉着手研究让骨干企业给大学毕业生加工资。10月,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:专科生4万元、本科生5万元、硕士研究生6万元、博士研究生8万元,总体水平在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。

11月底,40余家企业率先将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最低年薪标准写入集体合同,再次落实大学毕业生收入新政策。提高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是“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”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此举进一步提升了武汉的城市竞争力。

提高收入只是一方面,武汉随后又刮起了揽才“旋风”。12月,武汉启动了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,20余场“校招”以每周两场的频率推进,一大波高薪优岗在家门口与大学生“见面”。市招才局介绍,今年底前,将总共筹集大学生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,推出年薪10万元的高薪优岗近1万个,年薪过百万元的岗位100个以上,供岗数量、最高年薪、参与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。

此外,武汉部分城区更是“组团”奔赴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进行专场揽才。不少外地大学生、毕业生积极寻找着属于他们的“武汉机会”,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回流,武汉成为就业“福地”。

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大四学生李婷参加了前3场“校招”,最大的感受就是待遇比往年明显提高,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岗位薪资都在“标准”之上,超过三成岗位年薪在10万元以上。复旦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黄周是湖北黄冈人,曾在武汉科技大学读过本科。他说,武汉这些年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。“相较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,武汉的生活性价比高,选择回汉发展肯定没错”。

湖北工业大学大三学生易钧,已在学校、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。在他眼中,武汉是大学生创业的“梦工场”。

如今,“拼搏赶超”的武汉不仅拥有“敢为人先”的勇气,更用改革奋进的举措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武汉谋复兴。“能就业、易创业、快落户、好安居”的大学生友好城市形象深入人心。正如不少大学生在参与2017年度武汉市“二十件大事”票选活动时吐露的那句心声:“选择留在武汉,就是对这个城市最走心的支持。” (记者明凌翔)


友情连接 >